浦东抗战中的小兵们发表时间:1943-02-15 15:16来源:《百年浦东的红色记忆》 在新四军浙东纵队淞沪支队的战士中间,有一批勇敢的小战士,指战员们和当年的老百姓都亲热地称他们为“小鬼”。他们中,年纪大点的有十六七岁,小一点的十三四岁,最小的只有十一二岁。他们虽然都是“小囝兵”,但却站在了民族解放的最前列! 据史料记载,淞沪支队的小战士有20余人。如:在支队部的杜锐、金文华、潘海根、倪炳奎、蒋宝才、宋关福、沈昌桂、袁世才、唐福根(又名陆爱亭);在英雄中队的,有张荣等;在顽强中队的,有潘根泉、周文元、邵元林等;在六中队的,有黄银贵等;在常备大队的,有唐小鬼(名字已查不清);其他中队的,有张林根、唐福根、俞德贵等。此外,还有赵德庆等人。 这些小兵来自五湖四海,很多是流浪的孤儿,或者是因家境贫困,难以生存,就陆陆续续加入到淞沪支队。淞沪支队绝大多数人本来是不识字的,特别是支队部里的一些小兵,像金文华、潘海根等,他们一参加部队,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进步都很快,懂得了不少革命道理,与在家的时候相比是判若两人,说起革命道理来振振有词,一般的伪乡、镇、保长说不出的道理,他们都讲得出来。所以这些小鬼出去搞联络工作,有的伪乡、镇、保长对他们佩服得五体投地。 淞沪支队的生活是非常艰苦的,几乎每天都是青菜、豆腐,或者是咸菜汤,一个月只能吃到一次肉。部队最艰难的时候也因缺粮而吃不上饭。穿的是浦东的粗布衣裳,有的还是用旧料拼制缝补而成的。鞋子多数是有鸭舌头的松紧鞋,少数的还穿着用布条和绒线打的“草鞋”。如果下雨天,那只有打赤脚,有雨鞋的是少数。天冷了,每人只发1条1公斤重的小棉被,冬天夜宿时只能在底下铺点稻草,身上再盖点稻草取暖,实际上就是钻在稻草窝里。 部队里一人有难,大家帮助。特别是一些小兵和身体不好战士,在行军时就会有人主动帮助背枪,拿背包,照顾得很周到。所以,病情不是太重的病号,都坚持要与部队一起行动。但是,日、伪军在浦东地区布满了大小据点、频繁出动“扫荡”,对抗日军民造成极大威胁。因此,在这一地区只能进行高度流动的游击活动,没有巩固的根据地,在恶劣的环境下,小兵们跟着部队时刻都得准备转移宿营地。 在这批小战士中,有个别小战士经受不住部队长期艰难的生活,也有拖枪逃跑离开部队的。但大多数小战士都经受住了血和火的洗礼。金文华、唐小鬼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了,张林根、唐福根解放后牺牲于抗美援朝的战场。邵元林,1949年解放福建厦门时,他英勇作战,荣获“一级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还有几位小兵的故事,值得一叙。 小兵潘海根是南汇人。1937年底浦东沦陷后,童年的潘海根一家遭到了家破人亡的灭顶之灾,父亲被伪军抓去杀害了,母亲被土匪用煤油活活烧死,留下了六七岁的潘海根和10岁的哥哥、3岁的妹妹。为了生存,哥哥参加了国民党的军队,妹妹送人当了童养媳,潘海根便开始了独自四处流浪的讨饭生涯。 1942年冬,10岁的潘海根参加了淞沪游击队第五支队,留在第五大队大队副朱亚民身边。平时是首长的勤务员,有客人来时是接待员,战时是通讯员和警卫员,战斗前有时要侦察,工作需要时还要当联络员。在部队这所革命熔炉中,潘海根在战火中成长。 部队的生活是非常艰苦的,但对潘海根来说,在部队里能够天天吃饱饭,部队里还有不少关心爱护他的首长和战友,如支队的张席珍参谋长、杜锐参谋、顾复生专员,还有侦察班的顾才松、王永泉、陈岳等战友。潘海根平时省吃俭用,把部队发的津贴都积攒起来,交给最信任的短枪队长顾才松和支队司务长保管。这些事一直令他难以忘怀。 潘海根随淞沪支队北撤后,参加了解放战争,但在山东莱芜战役中负了伤。在横渡沙河时,是曾团长和战士们帮助他安全渡过宽阔的河流。伤愈后他继续随部队战斗。1948年豫东战役时,16岁的潘海根提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申请。到淮海战役第二阶段结束后,部队根据前线指挥官的命令,转入阵地修整,便和其他几个新党员在火线上入了党。 全国解放后,潘海根被组织送到苏州工农速成中学和南京大学读书,成为一名大学生。上世纪90年代初,他从上海照相机总厂保卫科岗位上离了休。现健在,91高龄,居住松江。 小兵杜锐,是辽宁省新民县人。1931年东北沦陷后,才10岁的他流亡北平、天津,靠乞讨为生。1936年1月,杜锐通过地下党的关系,找到了张席珍,从此跟随张席珍一起出生入死,南征北战。杜锐年纪虽轻,却英勇善战,足智多谋。1941年春天,五支队一大队西进时,指导员朱亚民因养伤,暂时离开了部队,大队长张席珍因外出看地形也不在队部。由于大队干部均不在场,杜锐自告奋勇,指挥部队,打退了敌人的进攻。1942年6月,杜锐随张席珍到了浙东,先后在浙东三北游击司令部任侦察班长、警卫排长和侦察参谋,在三北自卫总队当作战参谋。抗战胜利后,因杜锐是东北人,就被调往安东公安局工作。1947年时先后担任吉南军分区双阳县公安局长和联防指挥部司令员。解放后,先任辽宁省机电工业局生产调度处长,后任沈阳市合作供销社副主任。“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曲折,被遣送到浙江余姚。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回到沈阳,担任了沈阳市弹簧总厂顾问。 小兵倪炳奎,生于1925年8月10日,原泰日区东新市乡北宋村(现奉贤区奉城镇北宋村4组)人。10岁时曾在宣桥的中心桥草鞋庙(私塾)潘桥小学读书4年。后因家境贫困交不起学费,辍学回家务农。 1943年2月15日,朱亚民部五六十人宿营在泰日区东新市乡北宋村康家坝,连续一天一夜下着雨,朱亚民考虑到部队不能久留,必须马上转移。于是,由倪炳奎的父亲倪元生带领当地几位农民冒雨用小船把朱亚民部送到三四里外的东宋。天还未亮,日本兵和伪军突然从四面八方包围北宋村,并把倪元生五花大绑,把该村村民集中起来,逼问朱亚民的下落。但谁也没有说出朱亚民部的下落,倪炳奎的父亲、还有当时在中心桥教书先生吴龙生(家在北宋8组)等几人,被日军送到大团监狱,然后连夜送到南汇监狱,两天之后又转到上海监狱受审。一直到5月20日才放他们出来。6月1日,倪炳奎的父亲因在狱中受尽折磨,回家时已是奄奄一息,不幸去世。 倪炳奎的父亲被日本鬼子残害至死,他的表哥王荣生在浦东支队当侦察兵,就动员倪炳奎参军。1943年9月27日,19岁的他就参加了淞沪支队,成为一个革命战士。朱亚民看到他人长得瘦小,就先让他到沈岳楼负责的被服厂工作。 1944年春,倪炳奎正式跟随朱亚民部,被安排在支队部“小囝兵”班,和潘海根、杜锐(小战士领班人)等十几个小战士一起,做通讯员,放哨、外出侦察等工作,一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 1946年冬,南京干部军区政治部参谋长杜小高对倪炳奎说,部队正在招收医生。于是,倪炳奎就到医科速成大学第八卫校学习1年。1947年冬,学业结束,军区领导对军医进行分配。那时刘伯承大军渡过黄河,而部队准备奔赴前线的倪炳奎(当时23岁)在内的十几名军医,因为国民党封锁黄河,部队军医无法奔赴前线,只能原地待命,最后他被分配的华东军区司令部六大队当军医。1949年4月27日正式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1952年春,倪炳奎在第三野战军部队主力军当军医,因部队编制减员,倪炳奎又到安徽工农干部速成中学继续进修学医,不满1年。那时,安徽省人民政府刚刚成立,上级领导就把倪炳奎安排在安徽合肥建筑公司医务室当医生。 1962年,倪炳奎转业回家支援家乡建设。在1963年4月份分配到奉贤区头桥镇卫生院当院长。 刊登在《新浙东报》(1945年3月2日)上的文章《新四军在浦东》 下一篇创建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
文章分类:
抗战烽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