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浙东第一船发表时间:1941-05-10 11:18来源:《百年浦东的红色记忆》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中共中央宣布由谭震林领导的苏南新四军改称为新四军第六师,师长谭震林,领导浦东、浦西工作。2月1日,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发出的第一份电报,明确提出:要把“……浙东方面,即沪杭甬三角地区”,增辟为“一战略基地”;4月,毛泽东、朱德等同志给刘少奇、陈毅、饶漱石关于浙东单独成立战略单位的第二份电报:要求“发展广大的游击战争”,并指出“有单独成立战略单位之必要”,称“此区大有发展前途”。谭震林按照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等同志的电报,指示浦东抗日部队南渡浙东。 在1941年5月至9月之间,由中共浦东工作委员会(简称“浦委”)直接领导和控制的武装900余人,分7批先后由浦东南渡杭州湾,到达浙东,与当地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一起,开辟敌后抗日游击根据地。 5月10日,任伪军工作委员会委员的姜文光、朱人侠率第三战区淞沪游击队第五支队一个侦察班和我党控制的伪五十团三营九连一个区队,共计50余人作为先遣队,到达三北。为执行“灰色隐蔽”方针,先遣队接受国民党第三战区宗德部队第三大队(简称“宗德三大”)的番号,姜文光任大队长,朱人侠任大队副。 6月,华中局指示谭震林将路南特委、浦东工委包括伪十三师五十团的关系,转由谭启龙领导。6月16日,中共浦东工委奉命派蔡群帆以淞沪五支队教官名义偕同第五支队第四大队大队副林有璋率淞沪游击队五支一大一中队、四大二中队共136人,从南汇县东海附近滩涂上船,在宗德三大接应下,登陆三北,并沿用第三战区淞沪游击队第五支队第四大队(简称“五支四大”)的番号,林有璋任副大队长,代大队长。不久,五支四大也取得了国民党第三战区宗德部队第四大队(简称“宗德四大”)的番号,但只限于对外使用。 6月下旬,朱人俊率领原伪五十团一个排40余人到达三北(朱不久返回浦东),取得鲁南战区海上游击队第一大队(简称“海上游击一大队”)的番号,朱人侠任大队长。 7月中旬,打入伪五十团开展伪军策反工作的共产党员姚镜人、守望队政治指导员陆阳率原伪五十团守望队100多人在姚北登陆,编入宗德三大,姚镜人任副大队长,陆阳任指导员。 8月中旬,淞沪五支队二大队六中指导员凌汉琪与五支队三大队的王荣桂率部100多人南下浙东,编入宗德三大和五支四大。 8月底,淞沪五支队第三大队和常备大队特务区队约200多人,在常备大队大队长潘林儒率领下也来到浙东,三大队与宗德三大合并,常备大队编入五支四大。 9月15日,朱人俊、方晓(洪尚洁)、黄明、何亦达、蔡葵等率原伪五十团二、三营的六、八2个连和特务排、第二期干训队共350多人枪,南渡浙东,取得了国民党“鲁苏战区暂编第三纵队”(简称“暂三纵”)的番号,朱人俊任司令。编成6个大队,即特务大队和一、二、三、四、五大队,前后从浦东五十团中拉出的地下武装,共有600多人,二三十挺机枪,600支步枪。
南渡抗日纪念碑 为了开辟和支援浙东游击根据地,沟通新四军苏北、浙东根据地的海上联系,抗卫二大队组建了一条海上秘密交通线。有一位生活在东海之滨的商贸界人士黄矮弟,他有一艘载重约750担的“新得利号”高梢船,其外观与其他木船并无两样,但其舱底与众不同:船尾高翘,底舱平而高,中间有隔层,吃水深。因当年专门往返于浙东相公殿、古窑浦和浦东、苏中等根据地,被海防大队和江浙海上工作委员会编为“1号船”。这船为浦东的抗战及浙东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谭启龙、何克希等前辈誉之为南渡“浙东第一船”。 黄矮弟(又名黄关根、黄阿弟),江苏省南汇县小洼港(现属上海市浦东新区书院镇桃园4组)人,半文盲,为地主顾家佃农。虽名叫黄矮弟,但却长得人高马大,约1.8米的个头,膀大腰圆。1932年,黄矮弟一家迁移到南汇县老港区五桥乡第一村(现属上海市浦东新区书院镇四灶村果园4组)。他慷慨兴学,济困扶危,创办盐行、学校、茶馆等,成为地下党联络站、抗日伤员的避难所、抗日领导人的过路歇脚点。
黄矮弟 1938年,为了海上交通安全,黄矮弟通过储贵彬、茅铸九、吴建功、姜文光等领导同意,拜张阿六(又名张惠芳)为“过房爷”,为部队采购军需物资、枪支弹药,掩护地下运输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根据谭震林指示,浦东抗日部队南渡浙东。于是,浦委决定立即采取行动:一是建立浦东到浙东的海上秘密交通线;二是积极活动,以争取国民党部队薛天白的番号作为掩护。 任伪军工作委员会书记的朱人俊,接受了浦委贯彻南进的方针。为了打通与国民党宗德公署的渠道,朱人俊通过国民党南汇县县长夏履之,找到了国民党第三战区淞沪专员平祖仁的关系,利用平祖仁与顾祝同、韩德勤的关系,争取到了与平祖仁驻浙东办事处——宗德公署联系的渠道,并拿到了领取子弹10000发、手榴弹1000颗的领条。于是朱人俊选派弟弟朱人侠代表他乘商人蒋树楼的船初探浙东并领取了5000发子弹、250颗手榴弹。4月中旬,朱人俊第二次又派潘林儒、张大鹏、吴德标等带领少量武装人员乘黄矮弟的高梢船二探浙东,并在薛天白处再次领取子弹5000发,手榴弹500枚。两探浙东,为浦委做出南进决策提供了重要而可靠的依据,并向谭震林作了汇报。 根据浦委的决定,朱人俊担起了首批武装南渡的组织、指挥重任,他决定,通过做生意的机会掌握海上交通,并在浙东寻找落脚点,于是抽调姜文光、朱人侠率50余人为先遣部队,于5月初开赴浙东。 浦东的海岸线很长,设有很多商港、渔港,如潘家泓、二灶泓、四灶港、六灶港、新开港、小洼港、马勒港、五号沟等,均是通商的小港汊,位于杭州湾之北,杭州湾之南就是浙东地区,两地素有通商关系。浦东有很多商人同浙东地区有商业贸易的往来。 从浦东到浙东,最安全的路线是乘船过杭州湾。浦东海岸有一连串通商小港汊,海上去浙东,只有一天的路程,比陆上走要快多了。但部队的人大多没出过海,上船就晕。海上风云变幻莫测,还有可能遭遇日军巡逻艇和海匪,困难重重,风险很大。但纵有千难万险,部队也要南渡浙东。 那时,黄矮弟经常来往于浦东、浙东之间,浙东沦陷也未间断。据他打听到浙东沦陷区有两支部队较大,一是驻游源的宗德部队,指挥官薛天白,一是驻庵东的忠义救国军陆安石部,其他都是一些国民党散兵游勇和土匪烧毛部队。浦委根据党中央“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指示朱人侠与姜文光到浙东后分头与这两部联系,争取利用他们的番号作掩护以站住脚跟,开展浙东抗日游击斗争。 1941年5月初,浦委根据谭震林的指示,由朱人俊派朱人侠、姜文光率伪十三师五十团第三营第九连一个区队和淞沪五支队第五支队一个班(班长孟张金)共50余人,为第一批南渡人员去浙东三北地区开辟根据地。但这么多人怎么去呢?浦委领导想到黄矮弟,请他帮忙找船南渡。黄矮弟考虑再三,觉得不妥,担心有人走漏风声,岂不前功尽弃?最后,他经过深思熟虑,想出了一个比较周全的方法:建议南渡人员扮成张阿六的队伍。经浦委研究,同意了这个方案。 5月10日,在天擦黑的时候,南渡指战员经过整装后,大摇大摆地来到小洼港东滩,登上了早已候在那里的黄矮弟的高梢船。黄矮弟还特意做了一面特大的张阿六部队的黄旗插在船头,船后还插了一面日本膏药旗,气派很大。船过杭州湾的滩浒山、雪焦山时,遇到两批伪军巡逻艇,也遇到一艘海匪船,但他们以为这是张阿六亲自出巡,船只交会时,还拉响三声气笛,以示敬意。黄矮弟的高梢船顺利地渡过杭州湾,南下至浙东余姚西北与上虞交界的沿海地区十六户湾(现属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黄家埠镇十六户村)登陆歇脚,分住在单金耀家及姚茂源米行等地。 就在部队休整期间,日本鬼子巡洋舰从后海向十六户港口的内地打了十几发炮弹。刹那间,十六户百姓非常紧张,驻扎部队的两个岗哨和部分村民草屋被炮弹击中起火,村里百姓也有被炮弹片击中。幸亏有朱人侠、姜文光指挥战士们立即救火救人。此后,十六户百姓见到浦东来的部队,如见到亲人一般,常常迎接指战员留宿吃饭。十六户成了浦东部队常来常往的游击根据地。 部队在十六户休整后,前往姚北相公殿(现属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崇寿镇相公殿村)北面的海滨登陆。他们肩负侦察情况,寻求在浙东立足的任务。 这次去浙东,由黄矮弟提供船只并担任向导,他与浙东姚北相公殿保长宣生敖和商行老板施元同熟悉。因由宣、施等人接应,故部队此次进军相公殿登陆非常顺利。 到浙东后,朱人侠与姜文光即分头去联系,朱人侠与薛天白打过交道;姜文光通过黄矮弟的关系与陆安石取得联系。结果“忠救军”陆安石心在做生意,无意扩充军队,故条件很苛刻,只允许编一个中队,而且中队长要由他指派。而宗德部队薛天白正在招兵买马,扩充实力,所以见浦东部队去非常欢迎。故浦东部队便决定利用“宗德部队”番号,当即同意把浦东来浙东的部队编为一个大队,姜文光为大队长,朱人侠为大队副,奚兴章任大队部副官,宗德部队指挥官薛天白还允许部队单独活动。那时宗德部队号称已有两个大队,第一大队是原“宗德公署”特务连扩编的,第二大队是收编的盐场税警,浦东部队加入后便被编为国民党第三战区宗德部队第三大队(简称“宗德三大”)。 浦东部队终于在浙东三北(余姚、镇海、慈溪三县北部总称)站住了脚,为后续部队的到来打下基础。 从1939年起,黄矮弟和他的高梢船,利用与张阿六的特殊关系,为中共浦东工作委员会的浙东新四军“五支四大”“海防大队”等秘密输送人员。他的家就是江浙海上工作委员会(简称“海委”)最可靠的联络站,海委主要任务是接送干部和装运物资。干部中,上至中央委员,如谭启龙、陈伟达和各省市领导如黄知真、张凯、吕炳奎、刘若明,在上海市如陆慕云、汤季洪等同志。据金光、黄长兴、茅铸九回忆记载,黄矮弟接送团级以上干部就有300多人,团以下干部就更多了。他以经商为掩护,把大批从上海采购的军需物资送到浙东、苏中等地区。运送的物资有药品、医疗器械、机电、收发报机、手摇发电机、纸张、印刷机械、电讯器材、粮食、布匹及武器弹药。为地下党和抗日武装部队开辟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作出了很大贡献。黄矮弟的高梢船一直被张大鹏使用到解放舟山时,被炮火炸毁。
陈列在慈溪市古窑浦中历史陈列馆内的南渡“浙东第一船”船模 南渡浙东杭州湾红色通道示意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