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档案颂辉煌
——浦东新区引领之路在线史料展
内容详情

黄炎培

发表时间:2022-06-11 21:44

黄炎培(1878-1965)


号楚南,字任之,笔名抱一,今川沙新镇人,中国近现代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教育家,近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理论家和实践家。光绪四年九月初六日(1878 年10 月l 日)生于川沙城中“内史第”。 父黄林(叔才),家贫,无土地房屋。初授徒为生,后入吴大澄幕。母孟樾清,是南汇名宿孟荫余之女。黄炎培6 岁时由父亲教其识字写信,后由两位叔父授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9 岁时寄居外祖父处,在东野草堂读书,先后10 年诵读五经四书。光绪二十五年(1899 年),应松江府试,以第一名考中秀才。光绪二十七年(1901 年),考入南洋公学特班,受教于蔡元培、张元济。光绪二十八年(1902 年)应江南乡试中举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 年),遵蔡元培的教诲回乡办学,将观澜书院改为川沙小学堂。同年6 月18 日,黄炎培等应邀在南汇新场作救国演讲,被清政府指为“革命党”罪而被捕判处死刑,后经杨斯盛及美国传教士步惠廉营救脱险,流亡日本。次年回国。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经蔡元培介绍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前,先后创办和主持广明小学和师范讲习所,创设江苏学务总会,协助杨斯盛创办浦东中学。 辛亥革命后,任江苏都督府民政司总务科长兼教育科长,后任江苏省教育司长,全力以赴改革地方教育,全面规划建设了省立高、中等学校和县立小学,提倡教育与学生生活、学校与社会实际相联系的实用主义教育。民国3 年(1914 年)3 月,黄炎培因政局混乱,无意为官,辞任后深入皖、赣、浙、鲁、冀诸省考察教育;民国4 年4 月,随农商部“游美实业团”考察教育。民国3 年至6 年间,与沈恩孚等创办东南高等师范学校、河海工程学校、上海暨南大学、同济大学。民国6 年(1917 年)5 月,联合蔡元培、马相伯、张元济等创立中华职业教育社,任理事长。次年,创建中华职业学校。推广职业教育,改良普通教育,以达到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之目的。 民国20 年(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黄炎培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创办《救国通讯》,宣传爱国主义﹔组织上海市民维持会( 后改为上海地方协会) ﹐支援淞沪抗战。民国30 年(1941 年),与张澜等人发起组织中国民主政治同盟(后改名“中国民主同盟”),一度任主席。民国34 年(1945年)又与胡厥文等人发起成立中国民主建国会,同年7 月应邀访问延安。写成《延安归来》一书,如实介绍延安。时年67 岁。1949 年9 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1965 年12 月21 日病逝于北京,享年87 岁。 黄炎培是谋划浦东早期开发的先驱者与组织者,也是致力于浦东开发实践的探索者与实践者。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与李平书等发起创办浦东同人会(后改为浦东同乡会),谋划浦东的早期开发。光绪三十三年(1907 年)创办《浦东报》(1913 年改名为《新浦东报》)。光绪三十四年(1908 年)与童世亨等共同创办浦东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为浦东最早的供电设施。 民国10 年(1921 年)春,与张志鹤顾兰洲等发起筹建上川铁路。民国13 年(1924 年)创办人文图书馆。民国20 年(1931 年)在高桥创办济群医院(今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前身),民国23 年(1934 年)在高桥建立农村改进会。身体力行并支持同仁兴办各类学校,倡导新学开启民智。黄炎培是浦东学派承上启下的第二代开拓者。新中国成立以后,黄炎培向中央建言献策,有力推动了浦东毛巾工业与纺织工业的高速发展。 黄炎培一生著述丰厚,留存《黄炎培考察教育日记》《新大陆之教育》《东南洋之新教育》、《南洋华侨教育商榷书》《中国教育史要》《黄海环游记》《我之人生观与吾人从事职业教育之基本理论》《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黄炎培教育考察日记》《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书》《断肠集》《蜀道》《抗战以来》《中国商战失败史》(合作)《延安归来》《八十年来》等著作,《中国关税史料》《对外贸易史料》《淞沪抗日史料》等资料汇编,《断肠集》《苞桑集初稿》《红桑》等诗集。由黄炎培主纂的民国《川沙县志》在内容、体例上俱有创格,享誉海内。


上一篇黄自
下一篇顾执中
文章分类: 时代楷模
分享到:
首页      |      红潮拍岸      |      热血丹心      |      春风拂面      |      引领时代
联系电话:021-28949999
联系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迎春路5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