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档案颂辉煌
——浦东新区引领之路在线史料展
内容详情

泥城农民暴动

发表时间:1930-08-09 14:10作者:朱力生来源:《百年浦东的红色记忆》

        近200年前,万里长江冲出的泥沙和钱塘江的泥沙随东海潮汐的顶托沉积,泥城地区自西北向东南逐渐成陆,在南汇东南逐渐形成一片尖角型的海滩荡地。泥城就是南汇最东南沿海的一个小镇,俗称“泥城角”。

        泥城东濒东海,南临海湾,是一片交通闭塞的穷乡僻壤。这片海滩荡地可以晒盐,也可以开荒耕种。但这些海滩荡地,多数被当地大地主朱心田、张鸿生、顾福财、董岳松及松江、苏州的“育婴堂”所霸占。当地民众大多数是崇明、启东、海门的穷苦农民,迫于生计,先后迁徙到这里垦荒耕种。他们初来时,与地主订定契约为每亩佃租800文,然而过了几年荡地垦熟之后,地主就随意加租,到1929年,每亩佃租已增加至7元(1元等于1200文)。荡地均为沙质,不宜种稻,只能种棉。丰收年份每亩产籽棉35公斤,如遇荒年不过10公斤。农民卖50公斤棉花只有11元,除去肥料、种子等成本,再缴佃租后,所剩无几。一遇荒年,农民更是缺吃少穿,处境非常艰难。为了活命,只好去海滩晒盐。以晒盐为生的盐民,又深受当地警察分局和盐霸的残酷剥削和压榨。官府在横港设有泥城警察分局,在小泐港设立了盐廒(缉私营),豢养了30多名盐警,独霸盐的收购和出售。他们低价向盐民收进,再高价出售。穷苦潦倒的农民和盐民私自卖盐,被盐警抓到后,轻则没收盐和工具,重则毒打一顿还要坐牢。水深火热中的农民、盐民对反动官府和地主、警察、盐霸恨得咬牙切齿。

        1928年年底,中共江苏省委派遣在上海法学院读书的吴仲超、沈千祥(两人均于1928年6月入党)回家乡南汇做农民工作。吴仲超在新场商店当店员,沈千祥在泥城任公立泥城小学校长兼私立同文高级小学校长,在境内开展秘密革命活动。沈千祥在教师中先后发展姜杰(姜文源)、姜文奎、姜文光、王妙如等10多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农民和盐民中深入了解调查,进行革命宣传。

        1930年7月上旬的一天,中共江苏省委派巡视员黄理文到南汇县,听取中共南汇县委书记吴仲超的汇报。黄认为泥城地区群众基础最好,翌日,在吴仲超的陪同下到了泥城。当晚,在施家庙王效文家召开中共大团区委会议,黄理文听取了中共南汇县委委员沈千祥等人关于泥城地区组织的建设和农民、盐民运动等情况的汇报。第二天,黄理文继续在泥城农民、盐民中了解情况。在当天晚上的党员大会上,黄理文讲了六省农民武装暴动的情况,对泥城的革命形势作了分析,认为暴动条件已经成熟,应该马上组织农民和盐民武装暴动。党员大会同意黄理文的看法,并作出三条决议:(1)由黄理文向中共江苏省委汇报,得到中共江苏省委指示后举事;(2)做好暴动的准备工作,设法搞到武器弹药,并做好暴动旗帜,拟定暴动标语等;(3)加强宣传,发动群众,扩大革命力量。会后,姜杰、姜文奎、姜文光、宋根生、陈留泉等负责人分头下去发动参与暴动群众。吴仲超送来两支三号驳壳枪,鞠耐秋(后加入中共)将其父鞠树桃保家用的驳壳枪和10发子弹偷出交给姜文奎,积极分子胡松桃向彭镇阮老度借到一支六寸手枪,待命举事。

        黄理文从泥城返回上海,向中共江苏省委作了汇报。江苏省委根据中共中央“要与敌人面对面斗争”的指示,认为泥城党的力量较强,群众基础很好,决定在泥城发动武装暴动,成立苏维埃政府和建立工农红军。黄理文于8月7日又来到泥城,当晚召开大团区委扩大会议,到会的有20多人。黄理文传达中共江苏省委在泥城发动农民暴动的决定,提出第三天晚上正式暴动。

        1930年8月9日(农历闰六月十五日)晚,明月朗照。9时许,在彭镇南朱木春楼房前的海滩上,参加暴动的1000多名农民、盐民手拿大刀、扁担、铁鎝、镰刀、铁锹等作为武器,摩拳擦掌,群情激昂。黄理文以中共江苏省委巡视员的身份向群众讲话,暴动总指挥沈千祥向群众做了简要的动员:我们是受尽剥削、压迫的农民盐民,今天晚上要与反动官府的警察、盐霸进行面对面的斗争。我们要服从命令,不怕牺牲,奋勇杀敌,攻打盐廒、袭击警察局,打击恶霸地主,成立苏维埃政府,建立工农红军。我们一定胜利!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暴动群众分成两个大队,由宋根生、顾亚光分别担任两个大队的负责人。在总指挥沈千祥及黄理文的率领下,按计划向距离集合地点2.5公里的小泐港盐廒进军。小泐港盐廒有二三十间房子,三面环河,一面竹篱笆围墙,只有一桥可通。暴动队伍奋勇地冲过桥,占领了盐廒。看到声势浩大的暴动队伍,驻守盐廒的30多名警察携枪翻越竹篱笆墙狼狈逃走。暴动队伍缴获了两箱子弹和未来得及带走的皮包等物,随即点燃火炬,烧毁了盐廒。接着,队伍向北冲击大恶霸地主、盐廒头领叶冬生家,叶冬生一家已闻讯逃走。考虑到靠近叶家的群众房舍安全,没有放火烧房,只是分掉叶家的衣服、布匹等物。

        时已后半夜,沈千祥、黄理文率领暴动群众奔袭东北7公里外横港镇的泥城警察分局。该局有一正两厢房,围墙高,大门牢固。暴动队伍到达时,敌人并无准备。宋根生、顾亚光、姜文奎等人翻越墙头,暴动群众破门而入,激战半个小时,打死敌人7人,俘虏1人,其余敌人仓皇逃走。暴动队伍缴获长短枪10余支,银元和纸币600多元。接着进军横港大地主朱心田家,朱家人已逃走,只抓到一名账房先生,搜出朱家埋藏的3支短枪,同时将从朱家炒出来的钱币、衣物、粮食等分给群众,并一把火烧了搜出的一批田契、借据、账册。

        10日上午,沈千祥召开了群众大会,宣布泥城暴动成功。在朱心田庭院里临时设立了泥城暴动指挥部,在大门前升起了中国工农红军旗帜,宣布成立苏维埃临时政府,并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二军第一师,陶新畲为军长、黄理文为政治委员、吴仲超兼政治部主任,沈千祥为第一师政委。并以苏维埃临时政府和红军司令部的名义,通知下午1时召开苏维埃会议,同时贴出许多红色布告。中午时分,抓到敌探1名。经审问,得知敌人已经准备派兵镇压,驻周浦镇的国民党警备2师的两个团正在向泥城扑来。暴动指挥部据此立即决定:将原定下午举行的会议推迟,立即疏散群众,留下骨干和积极分子100多人,于下午3时许撤到海边。黄理文于下午由黄岳庆护送回上海。黄动身时同沈千祥商定:(1)队伍不能解散,等中共江苏省委指示;(2)12日派人去鲁家汇的一座尼姑庵里听取中共江苏省委指示。

        10日傍晚,敌人尚未到泥城,沈千祥率领队伍攻打外三灶保卫团,保卫团闻讯早已逃走。接着,又去攻打万祥保卫团,敌人也已逃走。午夜后,暴动队伍从海边向奉贤地区转移。11日,队伍在偷鸭泐(现奉贤区四团镇平安社区)外边张老虎和陆杏林家里宿营。12日晚,队伍向西转移到奉城外边的老白露宿营,天亮后即派顾福先去鲁家汇尼姑庵与上级组织联系,一直等到傍晚,也未见中共江苏省委有人来,即返回报告。这时敌人已经实行戒严,暴动队伍活动很困难,因此沈千祥决定将无武器的人分散隐蔽,留下有武器的20多人向东转移到海滩芦苇丛中,昼伏夜出,一直坚持到14日,仍然得不到中共江苏省委的指示。当夜,沈千祥带几人到大团向吴仲超报告。经过研究,决定将暴动队伍暂时分散隐蔽,把武器埋藏起来。沈千祥、姜文奎、宋根生等领导人分头赴上海,找到中共江苏省委。因敌人正在泥城地区通缉领导暴动的负责人和骨干分子,大肆搜捕革命群众,他们无法再回泥城。中共江苏省委派沈千祥到中共松江县委担任书记,对其他骨干人员也作了安排。

        泥城农民暴动虽然被敌人镇压下去,但受苦受难的农民、盐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第一次走上武装暴动的道路,在南汇县这块土地上第一次升起了革命红旗,这是南汇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泥城暴动,也是上海郊区六大农民暴动之一。1930年8月20日,当时的中共中央机关报《红旗日报》在头版头条以《轰轰烈烈,泥城地方暴动——占领市镇,收缴反动枪支,成立苏维埃和工农红军,号召群众实行土地革命》为题,详细报道了暴动经过情况。


1930年8月9日,泥城暴动爆发,在南汇县开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图为泥城暴动使用的旗帜.jpg


首页      |      红潮拍岸      |      热血丹心      |      春风拂面      |      引领时代
联系电话:021-28949999
联系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迎春路5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