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档案颂辉煌
——浦东新区引领之路在线史料展
内容详情

浦东一九九〇年

发表时间:1990-04-19 15:55作者:潘建龙来源:《百年浦东的红色记忆》

浦东开发开放是一个老浦东的结尾,新浦东的开始!

如果要将浦东的历史进程划出一条分割线,那么毋庸置疑这条线一定划在1990年!

邓小平鼎力推动 浦东开发揭开序幕

1990年元月,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上海过春节。大年初一(1月27日)上午,朱镕基、陈国栋等上海市主要领导来到虹桥路上的西郊宾馆。拜年之时,当话题转到浦东开发准备情况时,邓小平表示出极大的关注。邓小平说,“浦东开发晚了,但还来得及,上海市委、市政府应该赶快给中央报。”朱镕基说,“开发建设的报告不理想,不敢报。”小平接着说,“不用怕,报嘛。”

回到了北京后,小平心里仍然牵挂着浦东的开发。他对政治局的领导说:“我已经退下来了,但还有一件事,我还要说一下,那就是上海的浦东开发,你们要多关心。”2月17日,邓小平接见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全体委员。其间,他拉住国务院总理李鹏说:“你是国务院总理,你要关心上海的开发开放”。 2月26日,上海市委、市政府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交《关于开发浦东的报告》。3月3日,邓小平又找江泽民、李鹏等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他说,“目前国际上有些国家发生问题,从根本上说,都是因为经济上不去,长期过紧日子……假设我们5年不发展,或者是低速发展,这不只是经济问题,实际上是个政治问题……机会要抓住,决定要及时,要研究一下哪些地方条件更好,可以更广大地开源。”小平强调说:“比如抓上海,就算一个大措施。上海是我们的王牌,把上海搞起来是一条捷径!”

从此,研讨认证了近10年的浦东开发进程开始加速推进。

接到上海关于开发浦东的报告没多久,3月28日,国务院副总理姚依林受党中央、国务院委托,率领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来到上海,就浦东开发进行专题研究论证。期间考察了外高桥长江口岸线和正在建设中的南浦大桥浦东工地,完成了上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上海浦东开发几个问题的汇报提纲》。4月10日,国务院总理李鹏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姚依林关于开发浦东的专题报告,并对开发开放中的若干问题逐个研究。4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主持政治局会议,原则通过了国务院提交的浦东开发方案。

事不宜迟,一气呵成。4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鹏莅临上海,实地考察了浦东外高桥地区和正在建造中的南浦大桥工地。18日,在上海大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五周年庆典活动上,李鹏向国内外郑重宣布,党中央、国务院同意上海加快开发浦东、开放浦东。他要求上海的同志充分利用上海优势,群策群力,艰苦奋斗,把开发浦东的事情办好。


在大众汽车公司成立五周年庆典上,宣布浦东开发开放(放浦东一九九年) 1.jpg

在大众汽车公司成立五周年庆典上,宣布浦东开发开放

浦江两岸闻风而动 浦东开发办宣告成立

4月18日,可以说是一个老浦东的结尾,新浦东的开始。随着李鹏总理话音落下,紧跟着便是一个接着一个的积极回响,其势如虹般地推进。

4月30日,宣布浦东开发开放后第一个被批准在浦东投资的大型合资企业——中美上海杜邦农化有限公司在浦东成立。上海杜邦农化公司的迅速成立,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在全世界面前,为浦东开发举旗、张目、造势,影响极大。

同日下午,在茂名南路59号锦江饭店小礼堂内,上海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副市长黄菊代表市政府向国内外介绍浦东开发规划、实施步骤和10条政策措施。在介绍浦东开发实施步骤时,黄菊说,第一步,“八五”期间为开发起步阶段,主要是编制规划、整治环境和着重解决交通问题,积极为吸引外资创造条件;建设越江工程、主要干道、外高桥港口和电厂等基础设施;分步、分片建设总面积5至6平方公里的发展出口加工区,首先要建立1至2平方公里的转口贸易保税区。第二步,“九五”期间为重点开发阶段。继续建设区内骨干道路和市政公用设施,初步形成基础设施比较配套的浦东新区大格局。第三步,2000年后的二三十年或更长一些时间,为全面建设阶段。上海将成为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重要的现代化工业基地和金融、贸易、科技、文化、信息中心。

新闻发布会召开2天后,5月3日下午3时,上海市人民政府浦东开发办公室在浦东大道141号的那座小木楼挂牌成立。成立现场朱镕基号召大家,要创造浦东速度、树立浦东风格、培育浦东精神,扎扎实实地苦干、实干、拚命干,披荆斩棘,奋力开拓,把开发浦东的工作做好。从此,小木楼前车水马龙,人流不息,成为开发开放浦东的前沿指挥部。从此,一个伟大的事业从这里起步。

开发区范围扩大 朱镕基香港答记者问

5月4日,上海市委、市政府,向中共中央、国务院上报《关于开发浦东、开放浦东的请示》。请示中将浦东开发的范围扩大至黄浦江、长江口,至川杨河所包含的地区,面积由原来170多平方公里拓展至350平方公里;实行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把浦东建设成为高起点、高层次新区。6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关于开发浦东、开放浦东的请示》,并指出:“开发和开放浦东是一件关系全局的大事,一定要切实办好,使之与90年代经济发展和建设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国际城市的要求相适应,成为21世纪上海现代化的象征,成为适应国际性城市及外向型经济发展需要的世界一流水平的新区。”

6月中旬,朱镕基率团出访中国香港。13日下午,在香港富丽华酒店举行记者招待会。会上有记者提问:跟厦门、深圳特区相比,浦东有没有更优惠的条件能够吸引外商投资?朱镕基回答说:关于上海实行开放、开发浦东,其特殊的政策与厦门、深圳相比,基本上差不多,但我认为特点有四个:一、我们要在浦东建立自由贸易工业区,以自由港为目标,实行商品、人员、物资、豁免关税和进出自由,同时允许外国商人在自由贸易工业区内进行转口贸易,我想这个政策在目前中国已经存在的特区里还未有过;二、我们要引进外资银行,开放证券交易所,把金融搞活;三、对吸引外国企业家直接投资方面,我们也有一些改进的办法,那就是在老企业里面可以出让一部分的股份,同时也可以吸收以股票的形式来进行投资;四、在土地的有偿转让和开放房地产市场方面,我们也有一些灵活的政策。

当记者问:浦东将发展为自由港,浦东的发展范围是否伸展至浦西?朱镕基回答:我并不是说整个浦东都是自由港,我们将在浦东划出一块地区,靠近外高桥港口的附近划出一块自由贸易工业区,在这个区里实行这种政策,取得效果以后,再看如何向前发展。

打“中华牌” 安徽裕安成第一

8月5日,上海安徽裕安实业总公司签订位于陆家嘴竹园商贸区的土地批租合同,用于建造裕安大厦,从而成为国家部委办、外省市支持浦东开发的第一座省部级楼宇,成为浦东开发打“中华牌”的第一个项目。此后,国家各部委办、各省市纷纷响应,积极跟进。中国电力大厦(中电大酒店)、中国石油大厦(中油阳光酒店)、中国煤炭大厦(浦东假日酒店)、江苏大厦(紫金山大酒店)、云南大厦(瑞吉红塔大酒店)、齐鲁大厦(齐鲁万怡大酒店)、钱江大厦、宝安大厦(宝安大酒店)等项目在陆家嘴竹园商贸区签约落户。

中国农业银行争当先锋。8月24日,其浦东分行在浦建路与浦东南路口的由由饭店挂牌开业,成为浦东的第一家分行级银行机构。 紧跟农行脚步,至年末,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在陆家嘴地区先后成立浦东分行。

9月10日,上海市政府再次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务院有关部门与上海市政府就浦东开发开放发布9个法规性文件。其中有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上海外资金融机构、中外合资金融机构管理办法》、财政部颁布的《关于上海浦东新区鼓励外商投资减征、免征企业所得税和工商统一税的规定》、海关总署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进出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货物、运输工具和个人携带物品的管理办法》;上海市政府颁布的《上海市鼓励外商投资浦东新区的若干规定》《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管理办法》《上海市浦东新区土地管理若干规定》。

三大开发公司成立 金融领头羊意在东进

紧接着11日,还是在浦东南路与浦建路口的那家由由饭店内,分别负责外高桥保税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开发建设的外高桥保税区开发公司、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公司、金桥出口加工区开发公司同时成立。从此外高桥、陆家嘴、金桥之名越过黄浦江,传向全国、全世界。

1990年的11月1日,更是一个不能忽视的日子。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与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开发公司签署建造分行大楼(银都大厦)的合作意向书,从而成为第一份在陆家嘴建造金融大楼的协议文件。协议背后是陆家嘴公司的深谋远虑。当时资金奇缺的陆家嘴公司开办费只有3000万元。时任总经理王安德就将这点本钱砸下去,买了3万平方米动迁房,用于动迁建造银都大厦这块土地上的居民,并补贴一半地价给人民银行,从而将对方“请”进陆家嘴。对此,公司员工颇有意见:一共3000万注册资本,买了动迁房,又补贴给人家,下一步怎么弄呀?王总就对员工说:“我们搞金融贸易区,银行不过来,这个金融贸易区不是空的吗?银行看谁呀,看央行。央行上海分行是银行业领头羊,领头羊不过来你再吆喝别人也不相信你。国内海外都在看,看你开发是真的假的,你补贴下去收到的效益肯定会超过你的补贴价值。”今日陆家嘴高楼林立,中外金融机构云集,难道与当年的这一大胆决策没关系吗?

“老八股”上市交易 浦东速度开启

正当大家以为1990年即将逝去之际,浦东开发开放的浪潮终于掀开了新中国资本市场的大门!

12月19日上午11时,关闭了整整40年的中国证券市场第一锣终于在黄浦江畔敲响(由于受当时浦东城市基础设施限制,新成立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只能选择与浦东一江之隔的黄浦路15号的浦江饭店,1997年迁至陆家嘴的浦东南路520号上海证券大厦内)。是日,位于浦东川沙镇、土生土长的申华电工联合公司成为第一天上市交易的八只股票(老八股)之一。申华电工联合公司董事长、浦东孙桥乡农民瞿建国由此声名鹊起,成为中国农民步入资本市场的标志性人物。

1990年过去已经30年,留给后人最值得记住的恐怕除了4月18日之外,便是当年的雷厉风行,敢闯敢干。

1990年,这是风起云涌的一年,激情奔腾的一,浦东速度开启的一年!



文章分类: 空间开发
分享到:
首页      |      红潮拍岸      |      热血丹心      |      春风拂面      |      引领时代
联系电话:021-28949999
联系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迎春路5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