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城革命先烈创作的红色歌谣发表时间:1930-08-01 20:14来源:《百年浦东的红色记忆》 新中国建国以前,流传在泥城地区的红色斗争歌谣,是泥城早年参加革命斗争的革命先烈在投身革命活动中创作的文学作品。这些红色歌谣的出现,给群众文艺注入了全新的元素,使浦东山歌民谣不再局限于抒发男女之爱,或者仅仅反映家庭生活、妇女苦难、儿童游戏之类的内容,而是反映革命先知者的感化教育、劳动者的觉醒崛起以及他们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使传统的温柔婉约的风格为之一变,从而更贴近生活,更富有战斗性,唱出了时代的强音。这些作品很快很广泛地在人民群众中得到传播,达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请看革命先烈姜文奎写于1930年泥城农民暴动前夕的歌谣: 实行暴动向前进 共产主义真正好,泽东先生知识高, 领导贫农翻身,哎唷哎唷,领导贫农翻身。 亲爱农民团结紧,实行暴动向前进。 贼豪绅杀个干净,哎唷哎唷,贼豪绅杀个干净。 最最可恨日本人,真正凶来无淘成, 打死纱厂工人,哎唷哎唷,打死纱厂工人。 最最可敬好学生,顿时发出爱国心, 去演讲劝告工人,哎唷哎唷,去演讲劝告工人。 这首歌是革命先烈姜文奎同志创作的。姜文奎(1904—1943),泥城镇兴隆村人。1930年春,姜文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在泥城暴动中,他是沈千祥的得力助手。他绘制了泥城暴动旗帜,在横港镇上公开演讲,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和革命道理,鼓动群众起来革命。姜文奎在暴动前夕,撰写了《实行暴动向前进》,配以老百姓熟知的泗州调,在泥城暴动前教参与暴动者学唱。1943年10月初,姜文奎因叛徒告密,不幸被捕。在狱中,姜文奎受尽摧残折磨,但他始终坚贞不屈,严守党的秘密。10月29日,姜文奎在浙东五夫镇大旗山英勇就义。 再看周大根、郭毅合作的一首歌: 五卅惨案十周年纪念歌 五卅,划时代的五卅,东方大革命胜利。 推动社会进化的巨浪,燃起民族斗争的火焰。 后世纪念年年,已十载。 南京路上血一片,民族仇恨莫忘怀。 继续奋斗,向前冲杀。 完成历史的使命,要我们大众来负担。 这是周大根、郭毅作于1935年的歌。周大根、郭毅20世纪30年代曾在上海闸北“五卅”小学任教。1925年5月,他俩亲身参加了轰轰烈烈的“五卅”斗争。回想十年前的斗争情况,他俩写下了这首歌,并为它配了曲。作为五卅小学校歌,在这所学校流传歌唱,感动和教育了广大学生。 周大根,又名秋萍、务农。1906年生于奉贤县四团乡五墩村,后迁居泥城镇千祥村。1927年8月1日,参加了南昌起义。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8月,周大根任中共南汇县委书记。1935年,周大根、郭毅到闸北五卅小学任教,合作写下《五卅惨案十周年纪念歌》。1938年12月16日,周大根率领保卫二中在汇角海滩上与日军英勇战斗,与27名英雄壮烈牺牲。 下面是周大根和郭毅合作的泥城崇文小学的校歌: 泥城崇文校校歌 漫漫的黑夜已将过去,光明的白天行将到来。 恰真是黎明时代, 听吧,大众的呼声动地。 看吧,世界的烽火连天。 醒醒呀,泥城的儿童,莫再酣眠,莫再萎靡不振。 我们要陶冶德行,精求学业。 泥城是我们的工场,泥城是我们的乐园。 来吧,来锻炼我们的身手, 来享受应享受的权利,我们是时代的前驱。 漫漫的黑夜已将逝去,光明的白天行将到来。 恰真是黎明时代, 听吧,大众的呼声动地, 看吧,世界的烽火连天。 醒醒呀,泥城的儿童,莫再因循,莫再犹豫徘徊。 我们要敢作敢为,发挥本能。 历史已决定了我们,时代在鞭策着我们。 我们,要为社会努力建设, 为创造未来的光明,我们是未来世界的主人。 1936年,周大根由组织指派回到家乡泥城从事革命活动,公开身份是泥城崇文小学(原泥城横港小学)教师。周大根和同乡、同学的校长郭毅志趣相投,关系密切。他们以学校为阵地,以教师身份作掩护,进行革命宣传活动。像这首他俩合作的校歌,就是要让学生认清国家形势,陶冶德行,敢作敢为,用自己的行动创造光明的未来。 周大根、郭毅等革命者以教师工作为掩护,还十分关注社会动态。根据当地农村中有的人染上打吗啡针、吸食白粉(即毒品)的恶习,就创作歌词,配上民间小调,教会学生演唱,并组织学生到镇区、乡下宣传演唱,以唤起民众对毒品的愤恨,对戒毒的重视。请看郭毅创作的《戒毒歌》: 戒毒歌 打吗啡针啥开心,一只针头肉呀里啃, 啃得来皮开血崩,啊呀啊呀啃得来皮开血崩。 吗啡本是洋药品,开头用来医呀毛病, 害人精东西洋人,啊呀啊呀害人精东西洋人。 吸白粉呀毒煞人,皮包骨头鬼呀样人, 家产末败得干净,啊呀啊呀家产末败得干净。 白粉鬼人人见了恨,卖妻卖儿呀绝子孙, 这真是害国害自身,啊呀啊呀这真是害国害自身。 泥城设有戒毒所,医治病人许呀许多, 快快来戒除毒瘾,啊呀啊呀快快来戒除毒瘾。 郭毅这首《戒毒歌》,以浦东方言写作,配上百姓熟悉的泗州调,将打吗啡针、吸毒品的人皮包骨头、卖尽家产、卖妻卖儿、害国害自身的痛苦,写尽写绝,对这些吸毒者是痛彻心肺的劝告,对普通百姓是真真切切的教育。 郭毅(1905-1943),原名郭云舟,泥城横港村人。1926年,经中共组织介绍,他考入北伐军前敌总指挥部政治训练班,结业后任北伐军36军某师政治部宣传干事。1936年,郭毅与周大根回到老家泥城,任教于崇文小学。1938年初,周大根任保卫二中中队长,郭毅任参谋。1939年,郭毅由姜文光介绍,打入伪军第13师,在该师创办教导队,担任政训员。1941年,拉出队伍到浙东建立淞沪游击队一支队,郭毅任政训主任。1943年,郭毅因咯血不止,雇船由两战士护送准备返回故里养病,途经芦潮港海域时,被国民党忠义救国军劫持,船至原川沙县(现崇明区)长兴岛时,郭毅等三人被杀害,尸骨未见。 最后看一首由姜文光撰写的悼念歌: 悼一二.一六阵亡将士歌 烽烟起,日寇侵我疆。我将士,誓救危亡。 烽烟起,日寇侵我疆。风云急,浦东沦亡。 烽烟起,鬼子来扫荡。二中队,奋起反抗。 奉命令,奉命令,组织抗日自卫队。 挽危亡,挽危亡,保卫祖国保家乡。 严要求,严要求,纪律严明民众夸。 勤训练,勤训练,阵营整,力坚强。 歼顽敌,歼顽敌,冲锋陷阵杀日寇。 保家乡,保家乡,壮烈牺牲在沙场。 吊忠魂,后世泪成行。 继遗志,责任永不忘。 1938年12月16日,保卫二中周大根等28位英雄在东海芦苇荡抗击日军时光荣牺牲。1939年1月上旬,南汇县保卫团总部在大团镇召开纪念中队长周大根的追悼大会。会前由姜文光谱写了这首追悼歌,教会战士们演唱。这首歌,愤怒控诉了日本侵略者的暴行,歌颂了保卫二中奋起反抗的功绩,寄托了对抗日英雄壮烈牺牲的哀思,也表达了后来者继承先烈遗志、将抗日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 姜文光(1909—1941),又名姜耀,泥城镇兴隆村人。 1924年考入厦门集美中学。1929年回乡在泥城小学任教,并加入中共。1930年8月,他参与组织泥城暴动。1938年姜文光任保卫二中政训员。1941年5月,任大队长的姜文光等带领50多人组成的先遣队赴浙东“三北”(镇海、慈溪、余姚三县北部)地区,开辟抗日根据地。曾率部于浙东相公殿两次伏击日军,两战皆捷。1941年10月22日姜文光率部开赴横河镇时,遭日军伏击,姜文光等29名指战员壮烈牺牲。 以上这些红色歌谣,在泥城地区的革命斗争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泥城人民在历次革命斗争中,听从革命先驱者的号令,紧跟革命潮流,高唱革命战歌,认清形势,投身革命,踊跃参军,英勇杀敌,先后涌现出97名革命烈士,为建立新中国、为保家卫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选录的这些歌谣只是泥城革命先烈撰写的红色歌谣的部分作品。革命先烈在革命斗争之余,在戎马倥偬之中,写下富有战斗性的歌唱作品,不仅反映他们能文能武、多才多艺,而且表现了他们对革命宣传工作的高度重视,更展现了他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他们的作品永远留在了泥城革命斗争的史册上,为我们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上一篇牺牲在山东战场的林达
下一篇红色版画家江丰
文章分类:
泥城暴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