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大鱼山岛发表时间:1944-08-20 19:15来源:《百年浦东的红色记忆》 血战大鱼山岛的战斗,重创了日寇侵华的嚣张气陷,开创了我军海岛作战的先例,在浙东抗战斗争历史上,是至今唯一载入《新四军辞典》和选入专题片《新四军》的一次抗击日寇的英雄战斗,被誉为“海上狼牙山之战”。2015年8月24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血战大鱼山岛四十二烈士①(1944)”被列入英雄群体称号。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使美国的海空军受到严重的损失,美国总统罗斯福随即向日本宣战,开始了波澜壮阔的太平洋战争。1942年起美军轰炸了日本本土。盟军计划在中国大陆的中南沿海登陆,长驱直入杭州、上海和南京等地。 为此,1944年5月,新四军浙东纵队政委谭启龙、司令何克希为了配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军舟山群岛,在慈北洪魏(纵队敌后抗日根据地中期,即从1944年2月到1944年10月的领导中心)布置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海防大队大队长张大鹏组织部队进军岱山、舟山本岛,控制杭州湾咽喉。于是决定先进军舟山群岛海上交通要冲灰鳖洋的大鱼山岛。大队部决定由第一中队作为先遣队担负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并派副大队长陈铁康亲自率领,以加强领导。 1944年8月20日午夜,海防大队(简称“海大”)一中队76名指战员由副大队长陈铁康带领分乘5艘帆船,从慈溪古窑浦起航,向大鱼山岛进发。21日清晨,部队顺利抵达大鱼山岛南水头涉水登陆,只留下班长孙民权和司务长沈长文带半个班负责看守船和物资。其他指战员们一鼓作气冲上海岛,控制山岗。 大鱼山全岛约长6公里,宽仅1.5公里,400多户人家,1000多人口,都以捕鱼、种地、砍柴为生。岛上的居民由于经常遭受盗匪、伪顽的迫害,一见部队登岛,退避三舍,惊恐万分。驻岛伪军俞康祺分队只有七八个人,四五条枪,也龟缩在驻地不敢轻举妄动。 部队暂时驻扎下来。22日,严洪珠对部队进行部署:立即对大西洋、小西洋、湖头庄各村调查访问,向渔民宣传抗日道理。岛上的居民看到队伍整齐,举止文明,嘘寒问暖,把粮食分给特困老人、孩子吃,这些爱民事迹迅速传遍全岛。在进行群众工作的同时,大队副陈铁康、中队长程克明也把岛上保长之类的“头面人物”召来座谈,向他们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和部队进岛的目的。但是,伪军分队副张阿龙假惺惺地“拜会”陈铁康大队副后,竟在22日当晚和保长架船暗渡岱山,向日伪定东指挥部李思镜指挥官、大队长郑留忠等告密。郑即向驻岱日寇报告。驻岱日寇又电告舟山司令部:“大鱼山来了新四军主力二三百人,请求进剿。” 于是,驻舟山的日军司令官连忙调集了日军正规部队海军陆战队200多人,陆军100多人,伪军一个大队4个中队300多人,分乘1艘大型105号炮舰,大型机帆船5艘、汽艇5艘、中型登陆艇2艘、运载日伪军600余人,还出动2架攻击机参战,总兵力与火力近8倍于我,向大鱼山岛发动了陆海空军的联合进攻。 25日(农历7月初七)清晨,施铁山看见了岛上空盘旋的2架日本飞机,瞭望哨钱一宏发现了敌舰,他们立即向大队部报告。陈铁康闻讯,马上集合连排干部商讨紧急部署:以最快的速度抢占大岙岗、打旗岗、湖庄头三个制高点。由大队副陈铁康、李金根、钱一宏带领一个排登上大岙岗阵地;严洪珠、施铁山、陆贤章一个排守在打旗岗;陆林生带领18名指战员占领湖庄头。三个滩头阵地,形成崎角之势。班长孙民权带半个班和司务长沈长文、文书及军籍船老大等12人负责看管5艘船,随时接应部队突围撤退。 8时许,部队刚上阵地,就有敌机开始疯狂向各山头盘旋低射,企图扰乱指战员们构筑工事。大岙岗是一中队的主阵地,左有打旗岗阵地为依托,右有湖庄头为屏障,进能支援,退能固守,且布置了2挺机枪、1门土炮、20多支长短枪。陈铁康带领战士们居高临下,看见敌人战战兢兢爬向阵地,等到敌人靠近,陈铁康一声令下,机枪、步枪一齐开火,紧接着一排手榴弹在敌群中轰轰炸开。战士们顽强抗敌,连续三次打退日伪猛烈的冲锋。 与此同时,日伪军在飞机和炮火猛烈轰向打旗岗时,他们缩头弯腰爬上山坡。在严洪珠的带领下,全班战士奋勇杀敌,直打得日伪军哭爹喊娘。 敌人发疯了,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倾巢出动,全面进攻,三个阵地都各有60名日军和七八十个伪军,妄图南北夹击,分割围攻。从上午八点打到下午一时,经过几小时恶战,战士们已是筋疲力尽、伤亡较大、弹药将尽。但是大岙岗、打旗岗、湖头庄的勇士们依然坚守在阵地上。 下午1时左右,敌人改变战术,调兵遣将,从全面进攻改为集中主力各个击破,以打旗岗为主攻目标,密集的炮弹像雨点般在打旗岗炸开。受伤的严洪珠指导员和陆贤章排长带领战士们顽强抵抗,严洪珠指导员一面带头高唱革命歌曲,一面忍着伤痛爬着把牺牲的、伤重的战士们身上的子弹解下分给大家。到最后阵地上只剩下4个人,严洪珠指导员命令陆贤章等撤退,自己掩护战友。当敌人冲上山岗时,他用最后一颗子弹,壮烈殉国。 打旗岗失守,守卫在湖头庄的陆林生排还在坚持战斗。王根生把腿负重伤的陆林生背下阵地,阵地上只留下张宗发、张小弟和储连排3个人。张宗发仅有手榴弹一颗、子弹5粒。当他把手榴弹扔向敌群时,可惜手榴弹没爆炸。张宗发举枪把日军指挥官当场击毙。不幸的是张宗发和储连排在日寇密集的火力下牺牲。负伤的张小弟趁敌混乱之际滚下山岗。 打旗岗、湖庄头相继失守,日军兵力、火力集中到大岙岗,李金根、钱一宏、朱大钧处于日伪军四面包围之中。阵地上的陈铁康、程克明先后阵亡,钱一宏也受伤,子弹早已用光,他把步枪砸断,紧紧地握着仅剩下的2颗手榴弹,当敌人冲上山岗想活捉伤员时,他待敌人接近时,拉响了2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高个子机枪手施铁山手端机枪,对着鬼子拼命扫射,子弹打完,他把枪芯丢入悬崖山岙,同战友们跳出战壕与日军展开白刃战,因寡不敌众,英雄的施铁山和其他战士被日军用刺刀乱捅几十处,光荣牺牲。 激战持续到下午3时许,坚守在大鱼山岛的64名指战员,英勇顽强地与日、伪军浴血奋战7小时,终因寡不敌众,除一部分同志突围外,还有一部分战士落入敌手,惨遭杀害,共有37名指战员在战斗中壮烈牺牲。敌人撤离时已近黄昏,隐蔽在船上的司务长沈长文和班长孙民权等人奔上山岗,清理了战场,和当地群众一起埋葬了烈士的遗体。
解放初山岛大鱼,当地民众自发捐资兴建的纪念碑,上镌“永垂不朽”四字 1988年4月至7月,中共岱山县委、县政府拨款在大鱼山岛血战的主战场——大岙岗山腰建造了大鱼山战斗“革命烈士纪念碑”,在碑座上只刻了37位烈士名字,南汇籍有24名,另有5名无名英雄中3名是南汇籍战士。因为年代久远,当时档案不全,所以石碑上刻的名字有的记载不清楚。 自2005年起,原浦东新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林家春与岱山党史研究室、慈溪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档案部门有关方面负责交流、调查、考证、研究、校对、认同,到目前为止,经过十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调查,确认大鱼山岛牺牲43位烈士,其中浦东籍29位。同时,经过长期寻找,找到8家浦东籍烈士家属亲人。但是遗憾的是,大鱼山岛还有20多位烈士的家属没有找到。 ① :经过不断调查研究,大鱼山岛牺牲人数为43位烈士。 |